首页 > 要闻动态 > 学习交流

开封杞县朱广志:真情谱写和谐曲

时间:2017-08-26 10:42:01 来源:杞县信访局

   从事信访工作11年来,他始终坚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认真履行信访干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职责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访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编外信访干部朱广志。

「我在基层做信访」开封杞县朱广志:真情谱写和谐曲

200612月,在乡镇工作17年的朱广志被抽调到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工作,从此与信访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开始,安排他的工作是接待残疾人来访。

杞县是个超百万的人口大县,拥有残疾人6万多人,残疾人接访工作繁重而艰巨。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既艰苦、辛苦、清苦,又烦琐、麻烦、棘手,经常吃力不讨好,是谁也不想干、谁也不愿干、想起就头痛的工作。可是,这项工作又十分重要,若做不好,就会影响全县的和谐稳定和外部形象。为此,朱广志迎难而上,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接访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群众工作,接访人员的每一句话,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做到打铁须先自身硬。对此,朱广志一边虚心向部里的老同志请教接待群众、化解矛盾的技巧和经验,一边认真钻研《信访条例》、《残疾人保障法》等政策法规,努力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在不断学习总结的基础上,朱广志很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接访办法:一稳,即热情接待,稳定上访人的情绪;二听 即耐心听取和详尽记录上访人的诉求;三辨 即在与上访人的交流中区分信访事项的轻重缓急;四明 即让上访人明白哪些诉求可以通过信访途径解决,如何依法、文明、有序上访。

虽然每天面对的都是情绪激动的残疾人,但接谈残疾人时,朱广志总是笑盈盈地说:来,先坐,喝杯茶。这一杯热茶、一脸微笑、一番暖心的话,总能让信访者迅速消火。无论残疾人反映的事大事小,他始终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解释、精心办理,让每一位来访残疾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接访工作没有彩排,天天都是现场直播。朱广志如是说。做群众信访接待工作,天天面对的大多是骂声、哭声、埋怨声,难事、烦事、伤心事,为此,我们要忍受常人不能受的冤枉气,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不仅任劳,还要任怨,甚至忍辱,既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减压器,还要充当上访人的出气筒

朱广志始终认为,每次为信访群众解决一个困难,就是送去了党和政府的一份关怀;每化解一个矛盾,就是为党和政府分担了一份责任;每调解一个纠纷,就是为社会稳定增添了一份保障。

「我在基层做信访」开封杞县朱广志:真情谱写和谐曲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这是朱广志工作多年的工作体会。正因如此,信访群众成了他工作和生活中的最大牵挂。

在工作中,朱广志牢记肩负的职责,坚持群众有1%的理,我们就要尽100%的力。对来访残疾人的信访诉求,只要是合理的,他就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争取使他们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尽快解决。对于那些提不合理要求的上访者,他就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政策教育、疏导他们,用真情启迪、感化他们,直到上访者思想转化为止。每个来访残疾人临走时,朱广志总要把自己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告知,留下一句有事了,请找我

付集镇残疾人尹某某,因生活困难曾多次赴京到省里上访,朱广志看了他的上访材料后,及时和镇里的领导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与镇里协调,终于为他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后,他再也没有上访过。

泥沟乡残疾青年张某某,身残志不残,渴望能找一份工作,能够自食其力,朱广志通过朋友帮忙,在郑州一家福利企业给他找到了一份工作。

五里河镇残疾人贾某某在为妻子入户籍多次未果的情况下找到了朱广志,朱广志立即与当地分管信访工作的镇领导和派出所所长联系,按照补录程序有关规定,让这位残疾人把各种材料准备齐, 之后与他一起去派出所把他妻子多年来没户口的问题解决了。

有的来访残疾人穿得脏衣旧衫,一看就知道生活比较困难,到饭点没钱吃饭,想回家没钱坐车,只要张口,朱广志就解囊相助,十元八元的,钱虽少,却温暖。朱广志这样认为:虽然对他们的帮助微不足道,但是,一根火柴的温暖,也能给他们三分春意!

11年来,朱广志帮助过多少残疾人、解决过多少信访问题、化解了多少矛盾纠纷,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有的残疾人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从家里带来大蒜、花生、粉条等土特产感谢他,朱广志都一一婉言谢绝,但他把残疾人的感情留了下来,装进了心里。现在,有很多残疾人都把我当做贴心人,我觉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朱广志如是说。

「我在基层做信访」开封杞县朱广志:真情谱写和谐曲

由于朱广志群众工作能力强、残疾人工作经验丰富,全县境内一旦发生残疾人突发群体性事件,领导就派他去化解,每次他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一天上午刚上班,朱广志的手机接到一则信息,说西寨乡残疾人吴某串联邻近县区的一些残疾人在该乡某村聚集。朱广志便立即向部领导做了汇报,随后便和工作组的领导火速赶往那个村庄。当时刚下过雨,路面泥泞,气温高达38,车进不了村,只能停在离村很远的地方。朱广志自告奋勇,头顶烈日,冒着酷暑,拖着残腿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他们聚集的农家小院。许多认识他的残疾人朋友看到他上衣被汗水浸湿,就问你怎么来啦?朱广志说:是你们让我来的呀,我来一是想看看大家,二是想听听大家有啥问题,有啥要求,有啥意见,请大家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吧。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有提意见的,有提要求的,一折腾就是一天。其间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一天劝说不成,第二天继续劝说,他们终于被朱广志的真诚所感动。真诚是抚慰心灵的良药,也是化解矛盾的钥匙。经过两天耐心细致地解释疏导,宣讲有关残疾人法规政策,他们终于同意各回各县,不再集访滋事。

还有一次,全县近百名残疾人因三轮车营运问题聚集在一起,他们情绪激烈,直接把县残联围堵,并扬言如果不尽快解决,就要到市里、到省里集体上访 朱广志奉命前往去做化解工作。他只身一人来到他们中间,并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我也是残疾人,你们的事也是我的事,请大家相信我!领导派我来,就是商量如何解决你们反映的问题。请你们选出几名代表来,咱们坐到一块好好谈谈。磨破了嘴皮,跑肿了双腿,他两天两夜几乎上没合眼。最后,他们选出了5名代表同意坐下来商谈。朱广志向他们宣传有关残疾人三轮车营运政策规定以及政府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措施,细心疏导、耐心引导,他们终于心服口服,表示不再去上级上访,从而妥善化解了一起大规模集体上访。

人生如蓄电池,既需要不断充电,也会不断释放能量。朱广志就像一架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不停点地运转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信访干部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涵。

工作之余,朱广志喜欢写作,现已在全国各类媒体发表文章3000余篇,曾30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征文奖,30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还被省信访局评为2012年度全省信访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8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人民信访》杂志、《河南日报农村版》、《开封日报》、《今日头条》、河南信访局内网等报网曾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

走近朱广志,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敬业爱岗;走近朱广志,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私奉献;走近朱广志,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别样的人格魅力;走近朱广志,我们才蓦然发现,最美信访干部就在我们身边。